蘭嶼森林生態系蜘蛛多樣性、群落結構及物候期研究(國科會 89-2621-Z-029-006)

摘要

本計畫之目的,為以在蘭嶼生態系中扮演最高捕食者之蘭嶼角鴞其族群在森林中數量不均之現象為主軸,進行食性與角鴞重疊之高腳蜘蛛之密度,捕蟲量,季節性數量變化及群聚結構之估計。藉著比較高腳蜘蛛之密度,攝食量及群聚結構在不同角鴞密度棲地及不同月份之差異而探討其是否成為角鴞食物競爭者而影響其分佈。本研究以角鴞分佈之多寡將樣區分為繁殖棲地及度冬區域,每一區域再劃分為森林內部,森林邊緣及草原三個棲地。我們藉比較高腳蜘蛛密度在不同角鴞密度棲地之差異,來探討高腳蜘蛛是否成為角鴞食物競爭者而影響其分佈;並且藉著在相同棲地所進行之直翅目昆蟲密度調查而探討此兩種食性階層間之互動關係。初步結果顯示不管是在繁殖區之永興、永興外樣區以及非繁殖區(度冬區)之野銀、中興農莊樣區,高腳蜘蛛在森林類型棲地之密度皆高於草原類型棲地之密度。在林內棲地,繁殖區之高腳蜘蛛密度顯著大於非繁殖區;而其餘兩種棲地類型在繁殖及非繁殖區則無顯著差異。絕大多數之高腳蜘蛛分布於灌叢或者是姑婆芋;而且棲息之高度均不高;絕大多數集中在一公尺以下。而所捕食之獵物大多為體長與其相仿之底棲性昆蟲。直翅目昆蟲之數量及生物量(biomass)不管是在繁殖區或非繁殖區皆有棲地類型上之差異,以森林類型之棲地較高。然而在繁殖及非繁殖區之間,各類型棲地大型直翅目昆蟲並無顯著差異。比起高腳蜘蛛,直翅目昆蟲之棲地類型稍具多樣性,然而,大多數個體還是偏好灌叢及姑婆芋,大多數直翅目昆蟲之棲息高度也是集中在 1 公尺以下。由初步證據來看,高腳蜘蛛雖為蘭嶼森林生態系中最大之徘徊性蜘蛛捕食者,而且密度相當高,但似乎不會藉捕食大型直翅目昆蟲而與蘭嶼角鴞產生直接之競爭。初步資料亦顯示非繁殖區並未比繁殖區有統計上顯著為多之直翅目昆蟲。但當進一步檢視數據發現作為主要繁殖棲地之永興樹林其食物資源其實並不比其它區域高,甚至稍微偏低。因此有可能在繁殖季角鴞因為巢洞之緣故集中在繁殖區活動,然而這個資源並不是特別多的區域有如此高密度之個體導致資源之不足,故在繁殖季結束後部分個體便離開至其他食物資源較多之區域。然而上述討論由於無具統計顯著差異之證據支持,仍待下一年度中繼續收集更多資料來確認。

回到所有研究計畫列表

更新:Nov-13-2020 04:47:00 (Taiwan,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