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嘉

周怡嘉

職稱

碩士生

研究主題

塵蜘垃圾型隱帶之獵物捕食與防禦掠食者功能之探討

摘要

隱帶(decoration)為結網性蜘蛛網上特殊的附屬結構;有些種類的隱帶完全由絲組成,有些種類的隱帶則是除了絲外尚有其他組成。塵蜘屬(Cyclosa sp.)之隱帶是由獵物屍體、碎屑、落葉或卵囊等構成,而這些類型的隱帶功能為何尚未有直接之探討,因此本研究的目標之一為探討塵蜘隱帶之功能。在蘭嶼進行之野外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移除隱帶組)的捕蟲率與控制組(有隱帶組)的捕蟲率在二月、四月及八月並無顯著差異。在八月進行之錄影記錄顯示,隱帶之存在似乎會誤導胡蜂之攻擊,而使得蜘蛛有脫逃的機會。此外,我們亦從胡蜂視覺角度下,計算塵蜘與隱帶在不同背景下之顏色對比。隱帶在某些植物之葉及樹皮前的顏色對比顯著高於臨界值,但在其他種類則低於臨界值,但隱帶與蜘蛛間的顏色比並未達臨界值,顯示胡蜂在顏色上並無法區分隱帶與塵蜘。綜合這些實驗結果顯示熱帶塵蜘之隱帶並無增加捕食率之功能,但具有隱蔽作用。本實驗的第二個目的在檢測塵蜘酵母菌之多樣性。在過去之研究多著眼於臨床上或是與工業生產相關之酵母菌,自然棲地之酵母菌多樣性並未受到太大注意。塵蜘會將昆蟲屍體長期留置於網上,此種行為模式提供了適合酵母菌生長繁殖的微環境。本研究藉分離熱帶塵蜘及二角塵蜘網上、隱帶上、身上及塵蜘結網之植物(鳳梨、林投及檳榔)上的酵母菌來探討塵蜘酵母菌之多樣性。由蘭嶼不同植物(鳳梨、檳榔及林投)上所採集之二角塵蜘及熱帶塵蜘其網、隱帶、蜘蛛個體和所依附的植物體上皆發現有酵母菌的存在。從所採得之樣本中,共分離出 74 株菌株,由菌落之外部形態初步可鑑定出 37 個形態種,而利用 biolog 可鑑定出 8 種酵母菌;全部菌株之 rDNA ITS 區域經增幅後以三種限制內切酶 HinfI、HaeIII 及 HhaI 進行酵母菌分群,共可分成 31 群。進一步分析不同酵母菌和生長環境之間的關係,發現 31 群酵母菌中,其分佈大部分並未有特別的模式,唯獨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只出現在二角塵蜘的個體、網、隱帶及所依附的鳳梨及林投上;顯示 A. pullulans 的生長與二角塵蜘似乎具專一性。此種專一性係屬巧合或具有特殊之生態意義,仍待進一步探討。

論文下載

 

回到所有成員列表

更新:Nov-20-2020 02:10:19 (Taiwan,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