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怡
職稱
碩士生
研究主題
不同體色人面蜘蛛族群遺傳結構、體色變化模式及昆蟲捕食力之研究
摘要
在台灣西部之人面蜘蛛族群除了具典型體色之個體外,尚有體色呈深棕色之個體存在。本研究探討這些體色極為相似但體色不同的個體之間:(1)遺傳分化達何種程度;(2)發育成長過程中體色變化模式為何;(3)不同體色個體體表之光波反射率是否有差異,以及(4)體表反射之差異是否藉影響不同色型個體之捕食率,而造成生殖輸出之差異。根據同功異構酵素電泳分析 52 隻典型及 48 隻深色型個體於 15 個基因座所表現之對偶基因頻率,顯示不同色型族群間之分化程度並不顯著(p = 0.0233),因此,這些不同色型的個體應無生殖隔離之現象。在台灣中部火炎山經過一年(1999 年 7 月至 2000 年 7 月)每兩週一次針對野外族群所做之觀察發現,體型小於 7 mm 以下之個體無體色差異,而在體長大於 7 mm 的族群始能記錄到其他色型之個體,顯示非典型體色之表現可能發生在某一生階段之後。飼養於實驗室相同環境條件的幼體中,某些個體體色隨著數次蛻皮後逐漸加深,最後成為棕色型個體,這也同時顯示體色變異可能非由環境所引發。於不同色型個體體表 6 個部位所測得之反射結果發現黃色型個體對於可見光及紫外光的反射率皆大於棕色型個體。但是,於苗栗火炎山所進行之野外實驗結果顯示兩色型個體之昆蟲捕食率無顯著差異。在該年秋季所進行之不同色型懷孕個體體重及卵重之比較亦發現無顯著差異。整體實驗結果顯示:不同色型個體雖然有顯著不同的體表光波反射特性,但此項表型差異似乎並未對苗栗火炎山族群兩色型個體之捕食率及生殖率造成影響。
更新:Nov-20-2020 02:10:19 (Taiwan,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