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亘承
職稱
碩士生
研究主題
食物組成對人面蜘蛛曳絲胺基酸成份影響之探討
摘要
結網性蜘蛛會隨所補食之獵物組成或數量的改變而調整結網行為、網結構及蜘蛛絲之輸出,最近相關研究指出結圓網蜘蛛可因捕食狀態變異而調整網上色素、黏液及絲蛋白。本研究探討食物組成對人面蜘蛛曳絲胺基酸組成之影響。
蜘蛛曳絲之大壺狀腺(major ampullate gland)胺基酸組成含量最多的胺基酸是丙胺酸(analine)、甘胺酸(glycine)及脯胺酸(proline)。因此餵食實驗中以上述三個胺基酸分別作為調控因子,分別改變蜘蛛攝食之胺基酸組成,來探討蜘蛛曳絲是否因而改變。另外在宜蘭礁溪進行野外觀察,紀錄連續十天人面蜘蛛的捕食狀況,隨後並蒐集其蜘蛛曳絲進行胺基酸組成分析,而探討蜘蛛攝食獵物組成對蜘蛛絲胺基酸組成之影響。除此之外,整理其他三個地點先前所做的人面蜘蛛捕食紀錄,並蒐集這些地點蜘蛛曳絲進行分析比較。此外分析所有台灣各地蒐集到的八個人面蜘蛛族群蜘蛛曳絲胺基酸組成來探討是否有地理上之變異。餵食實驗結果顯示每隻蜘蛛個體之曳絲胺基酸組成並不受胺基酸調控實驗影響。野外族群內比較中發現蜘蛛攝食不同種類獵物但其曳絲並無明顯差異,分析四個地點的獵物組成,發現每個地點獵物組成皆有顯著差異,但曳絲胺基酸組成並無不同。然而在八個族群分析結果發現在穀胺酸(glutamate)及甘胺酸(glycine)有顯著差異(1%—2%)。經由餵食實驗並不影響人面蜘蛛曳絲的結果推測,野外族群間曳絲胺基酸比例上些微差異並不是食物組成造成影響,而是來自於蜘蛛絲基因本身的快速演化結果造成族群間之變異。人面蜘蛛具有隨覓食情況而調整網結構及蜘蛛絲輸出的能力,但是其曳絲蛋白則具有固定胺基酸的最佳化比例。
論文下載
更新:Nov-20-2020 02:10:19 (Taiwan,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