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蜘蛛之體色多型性現象:遺傳及天擇機制之探討(國科會 90-2311-B-029-004)
摘要
本研究探討人面蜘蛛曳絲胺基酸組成是否具地理變異及是否會受食物組成而有所改變。我們首先分析所有台灣各地蒐集到的八個人面蜘蛛族群蜘蛛曳絲胺基酸組成來探討是否有地理上之變異。另外在宜蘭礁溪進行野外觀察,紀錄連續十天人面蜘蛛的捕食狀況,隨後並蒐集其蜘蛛曳絲進行胺基酸組成分析,而探討蜘蛛攝食獵物組成對蜘蛛絲胺基酸組成之影響。除此之外,本研究亦整理其他三個地點先前所做的人面蜘蛛捕食紀錄,並蒐集這些地點蜘蛛曳絲進行分析比較。野外族群內比較中發現蜘蛛攝食不同種類獵物但其曳絲並無明顯差異,分析四個地點的獵物組成,發現每個地點獵物組成皆有顯著差異,但曳絲胺基酸組成並無不同。然而在八個族群分析結果發現在穀胺酸(glutamate)及甘胺酸(glycine)有顯著差異(1—2%)。野外族群間曳絲胺基酸比例上些微差異可能不是食物組成造成影響,而是來自於蜘蛛絲基因本身的快速演化結果造成族群間之變異。人面蜘蛛具有隨覓食情況而調整網結構及蜘蛛絲輸出的能力,但是其曳絲蛋白則可能具有固定胺基酸的最佳化比例。
更新:Nov-13-2020 04:47:00 (Taiwan, GMT+08:00).